一、引导学习强国中的一些形式主义倾向

当前,很多单位组织开展了“学习强国”活动,采取了积极措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大多数单位没有以积分论英雄,很多地区或单位将积分排名取消了。但仍有部分单位在引导方式上存在做法简单、忽视效果的问题。他们在公开场合上没有要求学习排名,但私下里每天都对各个学习组进行排名公布,各学习组也对个人排名,甚至曝光,有的将学习组、个人的积分作为评比、考核的依据。

显然,这是只重形式不重效果的做法。每天紧盯你的积分,积分高,说明你学的好;积分抵,认为你没认真学。相当一批学员不得不把积分当作目标,因此就出现了答题不看内容直接抄答案,点亮屏幕打开文章等待时长,音视频打开就去做其他事情,赚分办法网上交流等现象。学习变成了刷分,积分的重要性骤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被忽略了。

积分能了解一些学员的学习情况,有些人也将积分当作自己学习的证据,因此追求积分。客观的说,个人追求积分固然与其浮夸、应付心态有关,表现了不愿意真心投入学习,只做表面文章的行为。但是,深层次原因则是管理者的方法、引导问题,当管理者追求目标偏离时,就会产生形式主义现象。

二、分析引导方向偏离的原因

管理者为什么只关心积分?主要原因就是引导学习时没有抓住关键点,他不了解学习积分是怎么获取的,不知道答题可以先看答案、通过点亮屏幕显示文章等都可以获取积分。其对软件的认识理解程度也揭示出他事先并没有研究和认真操作过软件,所以才会认为积分就体现了学习效果。当一个“外行”自认为是“内行”而做出管理决定时,就会出现不科学的运用排名决策,才会有“好事没办好”的结果。

所谓“经历过才能明白”是一句至理名言,“明白”是通过自身实践得来的,不是听说传来的。我们想用“学习强国”引导广大人员参加学习,首先自己要了解软件的功能及使用,要清楚积分的来源与技巧。

当然,不是都不明白积分的来源方式,有些人虽然明知用积分排名的做法走偏了,却不愿在公开场合提出来,他们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问题方法。

三、通过“学习强国”软件功能认识积分的实际意义

1.软件功能认识

“学习强国”是一款综合学习软件,其内容充实,涵盖面广。从软件规模上可见开发者下了大力气,投入了大量精力,其知识量不是一般小团体能够收集、整合的。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全面,可操作性强,能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它既有增长知识之效能,又有娱乐轻松之妙用,且信息量大,视野辽阔,包括了网络音视频多媒体,也有新闻采编、美食、慕课、法律等各类人员需求信息,其知识触角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理工农医,此外,还有强国视频会议、强国云盘等实用工具,为学习者提供了全面知识及环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软件的用途重在促进我们去“学习”,积分只是一种“寓学于乐”的手段,目的是让我们自我掌握、自我评估。此外,设置积分也是提高学员兴趣和软件推广的策略。因此,积分不是让管理者检验学员学习效果之用的,如果将其作为考核排名依据,就会适得其反,产生负面效果。

2.正确认识积分

有些人夸夸其谈学习强国如何好,可自己却不怎么会使用,他的积分全是别人替他赚的。这还不是个别现象,例如,挑战答题很多都是别人做的,这个原因这一方面是因为工作和各种业务繁忙,闲暇时间不多;另一方面则是有些老同志视力不好,看不清屏幕,而“挑战答题”有些题目很长,要看明白并在短时间内作答很困难,而且连续5题内一旦答错一题就前功尽弃了,一分也得不到,只能重来。

事实上,当你应对一个题目时,要有充分的时间理解题目才好作答,如果一个题目接一个题目的快速作答,往往是答着后面的而忘了前面的,最终什么也没有记住,学习效率很低。但是,挑战答题的成功之处就是“挑战”,是一个兴趣提高点,有过关斩将的味道,深受年轻人的青睐。

前面介绍了软件的积分获取途径,如:试听学习时长,它是对视听播放时间累计而产生积分;文章学习时长也是对屏幕点亮时间累计而产生积分,这个积分显然无法证实你是否真正在听、在看、在学习。而几个答题部分,每题都有标准答案,学习者都可以先看答案再答题。软件本身就提供了“不用学而得答案”的功能,所以其积分高低也就说明不了什么。软件的挑战答题功能没有取巧的方法,但时间紧、知识面广,远远超出了我们每个人专业知识范围,是全方位知识库,而且题目随机性强,任何人都不绝对每次完全答对。把这个积分用作学习排名依据,显然也不科学。

“学习强国”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而不是“积分”,积分只是提高学习者自身兴趣的手段,拿积分来评比学习效果的做法一定是不全面的,应该放弃“积分排名思想”。

但是,积分并非绝对没用,有些旅游景点就推出了“积分换取减免门票”优惠措施,还有其他一些与积分相关的社会活动等,都是鼓励人们使用软件学习的一些手段。

四.正确引导学习的建议

大家都知道学习要靠自觉,内因起决定作用这个道理。学习是一种自我需求和个人兴趣爱好的自觉行为。多数情况下都是有自我需求时产生的学习动力,有工作需求,也有兴趣需求等等。所以有些人爱好看书,有些人为了考试必须看书等都是自我需求。但是学习也受外界因素制约,有些人时间充分能够学习,而有些人工作繁忙、身体状况,时间限制等,千差万别,无法保证每天学习时间,所以不宜做统一规定。

因此,“学习”应当使他产生自我动力,而不能直接命令,当其兴趣所在,闲暇之余,打开软件,宽心学习,是能够有效果的;但是如果我们对学习小组或个人施加各种压力,做出量的要求,势必造成其只注重任务“量”而不顾其“质”的结果。学习目标引导不当,就会将学习变成重形式走过场的活动。

综上所述,正确的引导方法就是让其自愿学习,但这种引导却不简单。一个单位的人员知识领域不尽相同、水平不等、需求有别、出发点迥异,又分别处在不同知识台阶上,做统一学习要求不科学。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人才分类评价原则,要求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要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这个原则对我们学习强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每个人的学习需求和基础不同的前提下,应该各取所需的学习才会有好效果。

事实上,学习是一个积累过程,是不能简单快速做出评价的,学习效果的显现是在他日常工作中的,如:工作效率有没有提高,写作能力有没有改善,国家大事是不是及时掌握,解决问题是不是有了好方法等,这些才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金标准。

五、小结

学习强国的目的是“学习”而不是“积分”,重点在学习上。积分体现不了人们的真实学习情况,软件本身也不能真正考查学员的学习效果。若我们想掌握他的学习情况,就必需通过其他途径,而不要试图简单的用软件来实现。

开展学习强国要结合中央精神,工作中防止重“形”不重“效”,时刻注意自己的行动是否存在形式主义。(提周tzhou90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