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教育在中国并不为人们熟悉,更多时候是被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下。人性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国外是非常常见的。中国古人哲学中对于人性教育的探讨也是比较多的,其中王阳明就是典型的代表。王阳明哲学中体现了一种最新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性和自发性,这一教育方法强调学生实践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在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从本心出发领悟人性

  孔子在《论语》中的哲学核心思想是仁,但是并没有对人性多加阐释。孟子是讨论人性的第一人,他在《告子》中首先对人性进行了哲学辩论,孟子提出了性本善说,认为人的本性是道德;荀子提出了性本恶说,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这两种观点是对人性的集中讨论,到了宋明时期,理学家坚持孟子的观点,以此确立了人的尊严和价值。在《大学古本序》中王阳明批判了朱熹的观点,他认为,通过探索外部事物的格物并不能扩充知识。王阳明认为“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1]就是格物,也就是“格其非心”,他认为心是良知本体,格物就是让它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因此,王阳明认为应该从心而非外部事物出发追求真理,并且要诚意、正心。

  以这种向内的方式扩充本性,最终到达圣人的境界。根据王阳明心即理的理论,如今的人性教育应该关注人的本性和道德。通过外部事物来追求人的法则和道德,这是王阳明主张的。按照王阳明的观点,他认为人心是道德的根源,心是道德形成的唯一通道。所以,从心出发形成的良知对道德法则进行规定。良知会按照不同状况制定道德法则,并兼顾实践性和主体性。在人性教育中,如果利用了良知的实践性和主体性,有良知的学习者成为立法者就能够在处理矛盾的时候就能够充分发挥判断力,并把判断结果落实到行动中。人性教育的宗旨是使人的道德性得到恢复。根据王阳明的人性教育法,学习者要让自己的良知得到尽可能的发挥。从本心出发领悟人性和道德心,这是众多教育方法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分。

  二、重实践的人性教育方法

  孔子在《论语》中指出,掌握知识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应该付诸实践。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他认为学习的宗旨是知识和实践的统一。王阳明也以实践和知识的统一为追求目标。38岁时王阳明在龙场领悟到“圣人之道, 吾性自足, 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2]进而提出了心即理的观点,次年他的心学思想才得以具体化,也就是知行合一学说,从而实现了实践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在人性教育中,人性这一概念包含了多种要素:道德行动能力、道德情感能力、道德判断能力等,这种情况下,道德的知行统一非常有必要。人性教育的方式就是同时去刺激这几种要素,这种教育就是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这也就是他认为的正确的学习状态。这种观点对于今天我们的人性教育是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的,今天的中国教育其实对于人性教育一直不是非常重视,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总是认为人性是好的,是善良的,所以在教育中经常忽略了一些其他的方面,假设人性是好的情况下就容易忽略一些实践问题。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方法适用于人性教育,是因为它要求的不是一种从外在出发的教育,也就是不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比如今天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试图告诉你该怎么去做,却不能保证学习者的实践性。对世界的判断能力不能够仅仅从知识和理论学习中获得,真正的人性教育既要我们看到善良,又要看邪恶的一面,这个过程不能靠讲解,而是需要亲身的经历,一次小小的经历甚至都能够颠覆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所谓人性的丰富就是要靠学习者自己完成愉悦的人性升华。阳明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就是这么要求,它主张回到现场,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这样的教育不是那种强迫的教育,是深入内心的,也是最有可能带来人性思辨力量的。

  三、通过“致良知”实现人性扩充

  王阳明说过,他到了晚年学识得以完善增长,方法就是“致良知”。他认为,凡人与圣人的区别不在良知上,也就是说,是人都有良知,这方面无任何差别。圣人与凡人的差距在于实践层面,即是否明白良知需要发现和扩充。良知是一个人内在的东西,是先天就具备的,因此,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但是,要想成为圣人只靠原有的良知是远远不够的。在王阳明看来,阻碍人成为圣人的原因在于人的私欲,它蒙蔽人发现良知的眼睛。良知是人的本性,是人的至善至本,私欲却将其掩盖了,所以,“致良知”就是要摆脱执念,恢复良知,恢复道德本性。今天的人性教育其实主要强调的就是不断采用各种说教的方式让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人性的不足,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拿别人的钱财不对,要多为集体风险等。伴随着这些教育的还有各种各样班会活动,乃至今天工作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这种教育其实强调的就是一种道德习惯的养成,如今道德习惯化往往对学生产生强制性,这一类的问题层出不穷,人性教育从王阳明的“致良知”出发,正好可以对这些问题起到抑制作用。阳明所强调的致良知的教育方式是一种自然转化的方式,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着好的一面,这为人性的丰富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我们的教育应该激发人们内心中的那杆秤,激发他们对于人性美和善的追求,这是教育的最终意义所在。王阳明的“致良知”看似道理很简单,但是解决了人性教育知与行不相连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上的有效途径。